他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,也是龍芯CPU首席科學家。他率領團隊成功研制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32位通用CPU “龍芯一號”,打破了英特爾等國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局面,正式終結了中國人只能依靠進口CPU制造計算機的歷史!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并牽頭策劃,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《為你喝彩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特別策劃“特別的禮物”,今日21:15帶您走近“龍芯之父”——胡偉武。
放棄國外企業的高薪誘惑,立志打造國人自己的芯片
一副眼鏡、一件普通襯衫,一頭幾近全白的頭發,這是科研工作者胡偉武的樸素寫照,總是溫文儒雅,情緒鮮有起伏,這是他的性格特征。但在這平和的外表下,卻有一股想要追求科研極致成果的熱情。小時候的胡偉武就是大家口中“別人家的孩子”。成績優異的他如愿考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,而后又免試進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,師從我國“計算機之母”夏培肅院士。然而博士畢業后,面對著國外企業的高薪誘惑,胡偉武選擇留在國內,留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。
對于一個國家來說,沒有自主研發的CPU芯片,就意味著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:2010年,伊朗納坦茲從國際市場購買的上千臺核離心機突然停轉,無法修復,造成不可逆的傷害,2019年委內瑞拉最大的發電廠遭到蓄意破壞導致全國大停電…...雖然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就涌現出了一批通用計算機生產企業,但其中最為關鍵的CPU芯片,卻是全部依賴進口。
“那時候我們國家高性能計算機非常受制于人!你在玻璃房子里頭用它,美國人會派兩個人在外邊盯著你,看著你用,因為怕你用做軍事目的。”胡偉武用“卡脖子”來形容當時面臨的窘境,他給自己立下了軍令狀,一定要研發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芯片。
從準備做芯片開始,胡偉武就和同事們“把家安在了實驗室”。從龍芯的遠景系統階段開始,核心研發團隊的成員們基本上日夜趕工,吃住都在實驗室的電腦旁。有時甚至一個星期都擠不出時間回家洗一個澡。悶熱的夏天,衣服全都黏在了身上,胡偉武幽默地說:“洗一個澡,居然感覺走路都輕了。”功夫不負有心人,2002年8月10號早上,我國首枚自主研發的32位通用CPU“龍芯一號”誕生,已經好幾天都沒好好休息的幾個年輕人,在那天清晨卻激動地跑到了天安門廣場看升旗。后來,這成為了龍芯的傳統,每當在龍芯芯片的研究上取得比較大的成果的時候,第一時間他們就會去天安門看升旗,向祖國母親匯報龍芯取得的成績。
20年如一日恪守初心,龍芯CPU獲得巨大成功
“龍芯一號”的誕生宛如一劑強心針,給為之努力的所有人以更加堅定的信心。不管任何時候,面對質疑、面對錯綜復雜的科學難題,胡偉武的腦海里只有著三個字:做下去。時代浪潮中,每一個科研成果的光芒都映射著科學家們的執著。從學院派到產業化,龍芯中科在胡偉武的帶領下,已經走過了20年。從面向特定應用定制的“龍芯1號”,到面向終端、工控類應用的“龍芯2號”,再到面向桌面、服務器應用的“龍芯3號”,三大系列產品實現跨越式發展。
堅持自主研發,拒絕“卡脖子”,這是胡偉武一直以來的執著和堅守,更是懷揣對民族崛起最大的信心。這份堅定背后,他時刻謹記自己除了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外,更是一名沐浴在黨的陽光下,日夜受黨熏陶的優秀共產黨員。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,為黨獻上一份特別的禮物,是這位黨員的迫切心愿。而他更為宏偉的愿景,是構建一套安全可控的自主生態技術體系。如今,即將發布的“3A5000”處理器通用處理性能已經逼近市場主流產品水平,與龍芯CPU配套的軟件生態初步形成。
這是最好的時代,我們有著胡偉武這樣一群有夢想的人在砥礪前行,這是最美的時光,因為在黨的歲月光輝照耀下,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強國的希望與榮光。今日21:15,北京衛視《為你喝彩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特別策劃“特別的禮物”,走近“龍芯之父”——胡偉武。